原创 娥眉 在词语里诞生
忽然,泪流满面。
在纳加阔特悬崖酒店开往加德满都的颠簸的巴士上,看着残破不堪的街道尘土飞扬,看着商店门口的女孩拿着水管冲洗门前那一小片干净的空地,看着一位中年男人在自己的房门口认真的捆绑一把破旧的扫帚,看着一个女人蹲在肮脏的道路边费力地用低矮的凉水管冲洗长发,看着一个瘦小的男孩在游客面前用力晃动他那软软的六指,希望能要到一点点钱,哪怕是一小块糖……真是心疼尼泊尔,心疼这片土地,心疼这片土地上艰难求活的众生。这个“鲜花盛开的国度”,众神之国,佛诞之地,自2015年惨遭地震劫难,至今还没有恢复元气。
正在重建的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保留了几处坍塌的废墟,令观者触目惊心。未坍塌的神庙,四周也用长长的木头抵着,维持着平衡。毕竟,砖混结构的建筑,很难抵抗地震的破坏。难以想象2015年4月25日的地震现场是怎样的惨状,那场强震和后来的无数次余震,导致8千多人死亡,近18万人受伤。大自然的变幻莫测,让尼泊尔饱受蹂躏,曾经的光明之城,瞬间变成废墟中的死亡之地。那些比彩虹还要艳丽的古迹,从此被定格在图片和记忆之中。
杜巴广场的废墟边,站着一位身穿尼泊尔传统服装的老年男人,手里举着一面尼泊尔国旗,如果有游客请求跟他合影,他也不伸手讨要小费,而是双手合十,低头垂目,道一声“Namaste”(纳玛斯待)。这是尼泊尔人的日常问候语,表示友谊、欣赏和感激,也是梵语“我向你的内之神致敬”的意思。
地震能摧毁尼泊尔的建筑,但无法摧毁尼泊尔的精神。只要精神不倒,时间会将一个坍塌的*慢慢扶起。尼泊尔有句谚语:“滴水也能装满缸”。如今,正在修复中的杜巴广场已可经常见到前来观光的各国游客,还有不少当地人在广场靠着红砖墙席地而坐,面朝太阳,双手合十,表情如流水般祥和。伤疤会复原,家园在重建。
一切,都正在好起来!
东方的哲学与宗教,总会提醒自己深沉自省,向内探求自我。所有的灵魂皆神圣,一切改变皆在静默中发生,一旦悟道,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见神,从每个相遇的人身上,也可以看到神。双手合十,低头垂目——只有当大脑和感官向心低头,身体与灵魂才能合一,才能从自我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融化自己在谦卑与喜悦中。梵语“Namaste”,正是这样一种时刻活在当下的生活态度,一种与神性相连结的美好祈愿,在对万事万物不断的欣赏与感激中,活出爱,活出生命。
尼泊尔是一个神奇的国度,独享着大自然丰厚的恩赐,从海拔70米到8848米,同时拥有热带雨林、平原、山谷、冰川和雪山,世界十大高峰,8座都在尼泊尔。这个*古老而神秘,遍布着神龛庙宇;这个*贫穷而落后,泥泞狭窄的街道尘土飞扬,让人无处可逃;这个*破旧而肮脏,低矮简陋的房屋,生活设施几乎接近原始;但是,这个*安详而平静,即使遭受地震重创,每个人都在艰难而努力的过好自己。
由于尼泊尔长期受到“诸神并容”的宗教生态的影响,人与神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人与人的关系也融洽、友善、纯洁,说话的声音都是慢声细语,很少大声喧哗,更不用说吵架了。在尼泊尔人的脸上,我看到的是木讷与祥和,在尼泊尔人的眼睛里,我看到的是清澈和善良。无论是在肮脏的小镇,悠长的街巷,还是广场和寺庙,总能看见身着统一西装制服,打着领带,身背书包的男学生和女学生,个个精神抖擞,嘴角总是挂着微笑。在这些孩子们的脸上,我看到的是——幸福。
伦敦民间智库列格坦研究所这样解释“什么是幸福”:
“幸福是指有足够的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买自己想买的东西;但幸福远远不只是有钱而已,还应包括健康、远离痛苦、能够照顾好自己,以及与朋友和亲人共度美好时光;幸福也包括拥有获得教育、成为创业者的机会;幸福也还意味着不怕说出心中想法、宗教自由和安全感。”
或许,正是宗教持久的魔力,在“人生轮回”的指引下,尼泊尔人认为修行来世比现世生存更为重要,所以即使生活在这个极度穷困、物质匮乏的国度,仍能笃定自如,坦然面对,仍会表现出主观的幸福感。
站在斯瓦扬布纳寺的顶端,俯瞰整个加德满都谷地,五彩斑斓的房屋密密麻麻,拥簇着,挣扎着,就像山谷里的野花,无人呵护,却肆意昂扬。
我忽然感受到一种生命生生不息的力量,一种在尘埃中开出花来的美丽,还有来自生命深处的——坚强。
有鹰飞过。
天极蓝,一朵心形的白云,静静的停在天空。
回放照片时,才发现那朵祥云,正好停留在我的头顶。那一瞬间,我仿佛被神灵摸顶了。那一瞬间,心极静,无忧无虑,安适而美好。
我想,这就是幸福。(未完待续)
癫痫病的症状及冶疗北京癫痫医院苯巴比妥治疗癫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