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郎是广阔乡村一道夺目的风景。这风景在七、八十年代是极易常见的。货郎大都是外乡人,一个个淳厚朴实操外地口音的中年汉子,宽厚有力的肩膀挑着一根竹扁担,两只特制的大竹筐里盛满各式各样的小百货,扁担两头用红绳线吊着妇女用的鲜艳夺目的发夹、上学孩子们用的本子、铅笔等。货郎是用脚板丈量道路的人,货郎是用肩膀挑着日月的人。他们从南方挑到北方,他们又从东边走到西边。对于乡里人来说,货郎的双担里挑着世外五彩缤纷的世界。 如果有一个人,在大路上行走如飞,一根扁担颤悠悠挑动云飞霞落,一把拨郎鼓梆啷啷摇醒乡村的寂寥,一声“猪毛猪鬃,塑料纸、甲鱼壳、长辫子换针线索罗——”悠长的颤音酥溜溜钻进婆娘媳妇们的心中、那他就一定是货郎了。货郎一般很少做现金交易,多时是用针头线脑之类小商品换取乡里人聚集的猪毛猪鬃、骨头、废塑料纸等物,甚至连穿废的塑料鞋底,坏胶鞋之类一文不值的东西也可从货郎那里换来可心的小玩意儿。他的两只“百宝箱”里,盛放着那五颜六色的丝线,小巧精致的小圆镜儿、阳光下闪着魔幻般色彩的各色洋糖以及别致洋气的发卡、耳环、手镯之类。 货郎也是有区分的,一般说来有细作货郎与水作货郎。细作货郎又叫杂货郎或百货郎,他们以卖日用小百货为主,捎带卖些糖果、薄荷糖之类等玩艺;水作货郎是专指卖麦芽糖的,他们将麦芽糖稀制造出各种饴糖食品:如芝麻糖、花生糖、酥果酥糖、很典型也是很普通的就是“作糖”或叫“糖饼”。 我国自宋朝之后,据说就有了货郎游走他乡,挑担走四方的历史了。 也说糖船糖担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一群卖糖人靠一条水泥船或木船,一副糖担子行走江湖。他们摇着一支橹江南江北的行走,糖船行到哪儿,糖担子挑到哪儿。卖糖人的行头有多种多样:有吹笛子吆喝生意的,有敲锣吆喝的;很热闹的要数擂鼓吆喝卖糖了。“咚咚、咚咚锵”的擂鼓声由远及近地传来,孩子们早已拿着坏塑胶、废纸旧鞋、破铜烂铁、牙膏壳、鸡毛鸭毛等飞奔而来。接着是“麦芽糖啰,麦芽糖啰……”的吆喝声渐渐逼近耳膜,孩子们兴奋地边跑边喊“换糖啰,换糖啰……” 原来是糖伯伯挑着家什来了,那副担子前后各挂一只筐,筐上盖着两块长方形的木板,四周钉了浅浅的框边。一只筐里放着一块铁皮刀和一把敲糖刀,另一只筐里放着盖得相当严实的圆铁盒,盘踞于此的便是麦芽糖,通体呈奶黄色,上面撒满滑石粉。 那个年代,麦芽糖是孩子们很喜欢的零食,又甜又软,入口即化,满嘴香甜,顺着喉咙一点点滑入心田。尝过后,一群孩子央求换糖人“饶一饶”。于是,换糖人敲下小小一角糖,但孩子们不满足地央求:“再饶一饶。”卖糖人又敲下更小一角糖,如是三次就把盒子一关不肯再饶了。之后,孩子们也就一哄而散。 每回手捧麦芽糖时,孩子们特舍不得吃完,先放嘴边闻闻,再轻咬一小口拉出长长的丝。小伙伴们将嘴巴咂得噗滋滋响,还吃得嘴上沾满白色的滑石粉。当然换糖人也会配些杂糖兜揽生意,如芝麻糖、花生糖、薄荷糖。有的头脑活泛的换糖人还会置些针头线脑,发夹皮筋之类的玩艺,吸引婆娘媳妇们...... 糖船糖担犹如一幅独特优美的风景画,已永远定格在那个过去的年代里。 再说吹糖人 吹糖人行话叫“吹空”,是旧时京城盛行的一个行业,北京话为“吹糖人儿”,汉族民间手工艺品之一。吹糖人肩挑担子走街串巷,集市庙会更是少不了他们的身影。担子一头是一个带架的长方柜,柜子下面有一个半圆形开口木圆笼,里面有一个小炭炉子,炉上的一个大勺里放满了糖稀(即麦芽糖稀)。 担子的一头是一个小柜子,床头柜子般大小,两边钉有一个长方形的木框,框中间的铜环上拴着根短绳头,用来穿扁担。柜面上放一个圆木盘,上面画着宽窄不等的由圆心向外呈辐射形的格子,里边写着“葫芦”、“大公鸡”、“关公”和“猴子”等等。木盘中心有一个固定在线轴里的转杆,长度比木盘的直径要短一点,转杆的顶头垂着一根小针,转杆停止转动时,小针指着哪个格子,就得哪个奖,奖品越大格子就越窄,命中的几率就越低,很大的格子就四个字:糖豆两颗,那糖豆比围棋子儿还要小。圆木盘底下有个抽屉,拉出来是一块大理石板,用来画糖人的。柜子右上角有个洞用来插草把子,不管吹还是画的糖人都插在上边。另一头担子的样子差不多,但没有面板,只是一个小炭火炉子支着一口铜锅,里边熬着糖稀,再下面有几个抽屉用来放原料、工具、竹签和木炭。 很多手艺人都是既吹糖人又画糖人的。与吹糖人相比,画糖人要简单一些,先用油毡子在大理石板上轻轻蹭一下,一把很精致的小铜勺舀上少许糖稀,微微倾斜着糖稀就缓缓流出,紧接着手往上一提就成了一条糖线,随着手腕的上下左右地翻飞,一个个或人物或动物或花卉就出现在大理石板上,待得凉了定型,用糖稀在糖人身上点两个点,把竹签朝上一贴就拿起来了,再往草把子上一插大功告成。 “拨浪鼓儿风车转,琉璃咯嘣吹糖人”。据传,吹糖人儿祖师爷是刘伯温。朱元璋为了自己的皇位能一代代传下去,就造“功臣阁”火烧功臣。刘伯温侥幸逃脱,被一个挑糖儿担子的老人救下,两人调换服装,从此刘伯温隐姓埋名,天天挑糖人担换破烂。在卖糖的过程中,刘伯温创造性地把糖加热变软后制作各种糖人儿,有小鸡小狗什么的,煞是可爱,小孩子争先购买。在路上,许多人向刘伯温请教学吹糖人儿,刘伯温一一教会了他们,于是,这门手艺就一传十、十传百的,传到现在据说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癫痫病如何诊断治疗癫痫病很好方法北京很好的癫痫病医院难忘儿时乡村这三声吆喝
来源: 文学多点网 时间:2021-08-12
相关美文阅读:
- 外婆的心里住个神2021-07-08
- 向过去潇洒告别2021-07-08
- 12月,请对我好点2021-07-08
- 爱的越久,就越冷淡的三个星座2021-07-08
- 丹枫:娘,天堂可暖?2021-07-08
- 意外,让我倍感珍视生命2021-07-07
- 午 夜 梦 回2021-07-07
- 赵智衍 -- 老韭菜2021-07-07
- 被忽略的幸福2021-07-07
- 把昨天变成一片蔚蓝色的海2021-07-07
- 上一篇:两篇荷塘
- 下一篇:玩耍红星一场祝大家玩的开心
-
热点情感文章
-
- 诗人陈人杰《一个人在世间行走》赏析2021-10-13
- 致那些在岁月里走丢的人2021-08-27
- 谁为中小学教师“减压”2021-08-13
- 我不会站在你远去的方向哭泣2021-08-13
- 五彩夏梦2021-08-13
- 秋雨情思2021-08-13
- 我喜欢_12021-08-13
- 生活,就像卡路里2021-08-13
- 相遇,倾城暖——致友情2021-08-13
- 故乡的四季2021-08-13
- 不如归去2021-08-13
- 爱割脉玩的女子2021-08-13
- 十二星座中,总想远航他乡的星座2021-08-13
- 但尽职责 不作圣解 --安徽 张 治2021-08-13
- 送别风雪,花开更浓!2021-08-13
- 林聊斋(二十一)2021-08-12
- 难忘儿时乡村这三声吆喝2021-08-12
- 有种浅浅的寂寞和淡淡的忧伤涌上心头2021-07-13
- 蒸肉2021-07-13
- 栏杆拍遍英雄登楼——品读辛弃疾《水2021-07-13
-
散文诗推荐
-
- 楠竹山风味小吃与腰篮子2021-07-13
- 桃花坞2021-07-13
- 一支巨炬燃沧桑, 七彩珊斓韵弥香2021-07-13
- 初冬,浅心2021-07-13
- 端午随笔2021-07-13
- 两首《采莲曲》阅读答案及对比赏2021-07-13
- 人间仙境2021-07-12
- 深秋,再尝软欠粑2021-07-12
- 刻心的爱情2021-07-12
- 亲情无边-二姐2021-07-12
-
经典文章阅读
-
- 楠竹山风味小吃与腰篮子2021-07-13
- 桃花坞2021-07-13
- 一支巨炬燃沧桑, 七彩珊斓韵弥香2021-07-13
- 初冬,浅心2021-07-13
- 端午随笔2021-07-13
- 两首《采莲曲》阅读答案及对比赏2021-07-13
- 人间仙境2021-07-12
- 深秋,再尝软欠粑2021-07-12
- 刻心的爱情2021-07-12
- 亲情无边-二姐2021-07-12